天使养生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2|回复: 1

明明还年轻,为什么身体已经怕冷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0-22 10:55: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问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0-22 11:01:33 | 显示全部楼层
问:为什么现在20、30岁的女性,一降温就手脚冰冷、透骨寒?明明还很年轻啊。
答:现在很多年轻女性虽然年龄不大,但生活方式让身体早早透支。长期熬夜、久坐少动、喝冷饮、爱吃生冷水果、空调不离身、衣着单薄,这些都会悄悄损伤阳气和气血。中医说‘阳气者,生命之根本’,阳气就像体内的火炉,气血运行就靠这股温度推动。阳气虚了,就好比炉火微弱,热气送不到四肢末端,手脚自然冰凉。

此外,还有一种‘年轻但血亏’的情况也很普遍。现代女性节食、压力大、情绪波动、月经量多或周期短,都会耗伤气血。气血一虚,身体就像河水变浅,温暖的血液流不到四肢末梢,手脚也会冷。

所以,别以为年轻就一定体壮,‘年轻但阳虚’‘年轻但血亏’,正是现代女性普遍的亚健康信号。想要改变,就要从养脾补肾、规律作息、少寒凉、多温暖入手,让身体的‘小火炉’重新旺起来。


问:手脚冰冷,冬天睡觉后半夜脚还冷、蜷缩,是肾阳虚吗?
答:是的,这种情况多属于肾阳虚。中医说“肾为先天之本,主温煦全身”,肾阳足则脚暖腰热,肾阳虚则下半身阳气不足,气血流不到脚端,所以越睡越冷、脚凉难热。如果同时伴有腰酸、夜尿多、疲倦乏力,那几乎可以确定是肾阳虚型的“怕冷体质”。

问:脾阳虚的手脚冰冷,常年爱吃水果,这类女性冬季怎么改善?
答:水果多属寒凉,尤其冰镇的水果最耗脾阳。脾阳虚的女性再吃寒凉食物,就像往火堆上泼水,火气越来越弱,手脚就更冷。改善的方法:少吃生冷,多吃温热。可常吃山药、红枣、桂圆、羊肉、生姜、等温补脾阳的食物,重点提一提当归生姜羊肉汤,平时可常揉按足三里、气海、关元等穴位,帮助脾胃运化、生发阳气。

问:有的女性只是手脚冷,有的连腰、大腿、小腿都冷,穿再多也不热,这是为什么?
答:手脚冷是气血到末梢的动力不足;而腰以下都冷,说明下焦阳气亏得更深,特别是肾阳虚、命门火衰。腰为“肾之府”,肾气弱则温煦失职,血流不畅,整条下肢都感到发凉。这种情况不能只靠多穿,要从内部‘生火’——温肾、补阳、通络,让身体自己发热。

问:为什么有的女性手脚冰冷,却同时觉得上热下冷、烦躁易上火?
答:这叫“上热下寒”。身体的阳气本该下达温养四肢,但因为下焦寒重、气机阻滞,阳气被逼在上半身出不去,于是出现“上热”(脸热、口干、烦躁),“下寒”(脚冷、腰冷)的矛盾状态。

问:群内反馈,很多姐妹暖宫贴贴在肚脐上,很多人手脚就暖了,这和肾阳虚不同吗?
答:暖宫妇科贴其实是一种外用温热疗法,贴在肚脐(神阙)或下腹(关元)的位置,能温通任脉、活血散寒,让下腹气血流动更好。如果贴上暖宫贴就觉得手脚暖了,说明身体的冷主要是“寒气凝滞”,还没有发展到严重的阳虚阶段。但如果一拿掉就又冷,那说明体内阳气仍然不足,外热只是暂时帮你生火,根本火源还得靠调养脾肾来恢复。

问:手脚冰冷又容易上火、睡不好、烦躁,还能艾灸吗?
答:可以艾灸,但是首先考虑是否存在严重的气血亏虚,其次选对部位和方法,需要专业医师操作。这类人其实是“虚中夹火”,表面看似上火,其实底下寒凉、阳气不达。艾灸时可选择关元、气海、足三里等穴位,温补下焦。

问:听说艾灸能温阳补气,可很多姐妹有血气亏虚的情况,灸了一段时间反而更怕冷了,是艾灸透支了气血吗?
答:是的,这种现象在中医看来确实存在。艾灸的确是‘温阳’的,但它不是无条件地‘越灸越补’。艾灸就像给身体加柴生火,前提是体内还有足够的气血可以被温养、被推动。而现在很多街头艾灸馆、美容理疗馆、经验艾灸产品等商家的错误操作和引导下,让不少人群受到不当艾灸和过度艾灸的伤害,得不偿失。

如果一个人本身气血非常虚弱,体内的‘油’已经少了,却一直用艾火去‘烧’,那火反而会把仅存的津液蒸干,把气血之根耗掉。结果就是灸完当下暖一点,过后更冷、更乏、更虚。所以,中医讲艾灸要‘虚者补其母,寒者温其源’,不能盲目。真正血气亏虚的人,应先养气养血,让身体‘有油可烧’,再温阳灸补才有效。

通俗点说:灸火是帮你把锅里的水烧热的,但如果锅里本来就没水,只剩干锅——再大的火,也只会越烧越干,甚至糊锅。正确做法是:先补充气血(如多休息、饮食温和、调脾胃、调睡眠)再少量、温和艾灸,选穴以足三里、气海、关元为主,不要急、不要猛,只有这样,艾灸才能真正起到“温而不耗、补而不虚”的效果

问:腰以下冷、四肢冰冷的体质,妇科问题是不是也有关?
答:非常相关。‘肾主生殖、任脉系于胞中’,当下焦寒,宫寒必至。所以很多手脚冰冷、腰以下冰冷的女性,也容易伴有痛经、月经量少、血色暗、有血块,甚至输卵管堵塞、宫寒不孕。这是因为寒凝血滞,宫内血行不畅。调理时要以‘温阳化寒、活血通络’为主,(专业医师指导下)艾灸关元、气海、三阴交,并配合保暖和饮食调养,方能从根本上改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天使养生网

GMT+8, 2025-11-2 21:07 , Processed in 0.06980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