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养生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9|回复: 0

为什么男性生殖器上会长疮?原来是湿热惹的祸。

[复制链接]
发表于 9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问:为什么有的男人小便黄、气味重,夏天时生殖器上长疮?
答:这其实是身体里湿热太重了。中医把这种情况叫“下焦湿热”。本身是湿热体质,你可以想象成体内像个蒸锅:湿气闷在里面,热气又出不去。湿和热黏在一起,就往下走,堆在膀胱、肝胆、生殖系统那一带。而夏天气候潮湿闷热,久而久之,下面就开始出问题——尿黄、尿臭、阴部潮湿、有疮。女性则是有分泌物、白带黄稠、甚至瘙痒,阴毛区甚至阴部也会长疮;其实这都是身体在被动排热毒排湿邪的一种表现。如果这时候还吃辣的、喝冰的,就等于在锅里继续加盖加火,问题只会越来越重。




问: 湿热是怎么来的?
答:吃出来的湿热:爱吃烧烤、油炸、甜食、奶茶、冰饮的,脾胃受伤最重。脾主运化,脾胃差了,湿就运不走了
       熬出来的湿热:熬夜、压力大、情绪堵,肝火上升,火气旺了,身体阴血亏虚,阳热就过了,湿热互相勾结。
       憋出来的湿热:想出汗不出,想哭不哭,想说不说,气闷着、热闷着,热郁在体内出不去,中医讲久郁化火。


问:湿热体质的人都有哪些典型表现?
答:早晨起床,嘴巴苦苦的、黏黏的;脸上油光、容易长痘;大便不爽,擦不干净,小便黄、有味;身体沉重、容易犯困;一热就出汗多、酸臭的体味重(如果家里老公睡的被子枕头特别脏特别黄油腻,湿热体质没跑了);情绪容易烦躁、易怒;舌苔发黄又厚、脉滑数,女人白带黄稠、有味;男人阴囊潮湿、甚至长疮、瘙痒。这些,都是“湿热”在身体里打转的表现。


问:为什么湿热特别爱往下走?
答:中医有句话叫“湿性趋下”。意思就是湿气就像水,永远往低处流。下焦——也就是我们身体的下半部分,膀胱、生殖器、大肠这些地方,最容易积湿、积热。再加上平时久坐不动、吃得重口味、喝水少,气机不畅,湿热更出不去,就在下焦安家了。结果就是:尿道炎、阴道炎、前列腺炎、痤疮、长疮、分泌物异常……都和这个通路有关。


问: 如果不及时清理湿热,会怎么样?
答:湿热不除,时间一长就会越变越顽固。一开始只是湿热,后来就变痰湿;再久一些,痰湿不通,就成瘀。中医讲“湿久化痰,痰久化瘀”,意思是身体越来越粘,血流越来越慢。到最后,整个人会出现:血液黏稠、血脂高;脂肪肝、肚子鼓鼓的;男性前列腺肥大、女性卵巢囊肿、乳腺结节;老年人三高、身体浮肿、腿脚沉重。所以,别看湿热是“小毛病”,拖久了就是“大隐患”。


问:有的人湿热不重,但老是反复,为什么?
答:那是因为根本问题没解决——也就是脾虚的问题。脾是身体里的锅炉,主管运化水湿。脾虚了,锅炉烧不动,水汽蒸不出去,湿气就一直积在身体里。有的人吃点清热药利尿的去湿热的食疗方,但没几天又复发,就是因为没健运脾胃,想要根治湿热,光清火不行,还要补脾气,让身体自己有能力排湿。而提高脾胃功能很重要的是饮食健康化,生活健康化。如果一边大鱼大肉烧烤冷饮,一边健脾祛湿也是杯水车薪。


问:湿热体质的人该怎么调理?
答:要想把身体里的湿热真正赶出去,不光靠几副药,更重要的是“堵住湿热的源头”。中医讲“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所以调湿热要分三步走:堵源头、清湿热、养脾气。

第一步,堵源头——别再制造湿热。
湿热多半是吃出来、熬出来、憋出来的。要少吃油炸、甜食、烧烤、奶茶、冰饮、酒;少熬夜,保证睡眠;情绪别老压着,闷火也是火。饮食清淡一点,多喝温水,多吃点苦味、清爽的食物,比如苦瓜、绿豆、冬瓜、薏米、莲子、赤小豆,帮助身体排湿。

第二步,清湿热——让身体适度出汗。
适度运动是最自然的排湿热法,比如快走、八段锦、捶打操,手足掐按,改善体质,体内湿热比较重的,可以在中医师指导下用健脾化湿、清热利湿的方,比如三仁汤、茵陈蒿汤、龙胆泻肝汤这类思路。

第三步,养脾气——让身体恢复排湿能力
脾是运化水湿的“总管”,脾虚了,湿气再清也会反复回来。健脾的关键是:吃饭定时、睡眠规律、心情舒畅。适量吃些健脾食物,远离大鱼大肉高油高盐高糖的饮食。

长期坚持下来,身体的阳气足了,代谢顺了,湿热自然排出,痰湿垃圾也就不会堆积成有形之物,像脂肪瘤、子宫肌瘤、前列腺增生、乳腺结节这些东西,自然就能慢慢化散、不生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天使养生网

GMT+8, 2025-11-6 23:32 , Processed in 0.08012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