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养生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1|回复: 0

嗓子老觉得有痰、卡着、想清嗓?别忽略‘梅核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前天 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问:嗓子里有异物感,吞咽都影响,还有食道反流的问题,是怎么回事?
答:梅核气,出自《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意思是:喉咙中像有一块炙过的肉卡着,咽不下、吐不出,但并无真实异物。现代医学常将其归为咽喉异物感、咽喉神经官能症、反流性咽炎、咽喉部紧缩感等范畴。中医认为:这是情志郁结、气机不畅、痰气互结所致,为“七情内伤”类病证。


2、问:出现咽喉异物感的这类问题的原因有哪些?
答:中医讲:肝主疏泄,调畅气机。人的情绪如果长期压抑、急躁、担心、爱生气,肝气就会“郁结”。气一旦郁住,身体里的气血流动就不顺畅,津液也跟着堵塞,这些堵住的津液慢慢变成痰。于是——“气结、痰聚”,两个都往上冲,就堵在了咽喉,形成“梅核感”。


3、问:如果长期肝气淤滞生气郁闷,咽喉异物感会进一步严重么?
答:如果这种郁气时间久了,肝气郁久化火,火一旺,体内津液被烧得更少,痰变得更黏、更稠,堵得更厉害。所以你会觉得嗓子发干、发紧、卡痰清不出、还容易发脾气。有的人还会觉得口苦、胸胁发胀、心烦易怒——这都是肝气郁结化火的表现。


4、问:60多岁了老年人的梅核气非常严重,已经影响的正常进食,她还有几十年喝白酒的习惯,有直接关系吧?
答:关系非常大。中医讲“酒为百药之长”,但也“最易化火生痰”。长期饮酒,尤其是白酒这类烈性酒,会造成以下几个方面的损伤
1、酒助火生痰,白酒辛热入肝,饮久则肝火旺盛。肝火灼津,津液被烧成痰;肝气一郁,痰气就一起堵在咽喉,这就是典型的“痰随气上逆、结于咽喉”
2、酒久饮伤脾阳,脾失运化,湿气聚而成痰。因酒性上行、扰胃气,使胃气不降反上,就容易出现反酸、嗳气、咽喉灼热。脾虚+胃逆,痰气自然上堵咽喉。
3、酒扰心神,酒入肝、耗肝血、扰心神,使情绪更易波动,一急一怒,肝气立刻上冲,咽喉更堵。很多老人一生气就觉得“嗓子卡住、透不过气”,其实正是气机逆乱的表现。

老年人“梅核气严重到不能吃饭”,多半是“肝郁化火、痰气互结、脾胃俱虚”叠加所致。几十年饮白酒,其实是“火上加火”,不仅使喉咙堵,更损脾胃功能,形成恶性循环。


5、问:为什么梅核气多半是食道反流的烧心灼热感呢?
答:肝气不舒,也会影响胃气的下降。正常情况下,吃进去的食物和胃气是往下走的,但一旦肝气郁滞,胃气就会反上来,于是出现反酸、烧心、喉咙发热、痰黏难咽等症状,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梅核气”的人也会有胃食管反流。


6、问:那么梅核气,中医入手怎么治疗么?
答:“梅核气”其实是情绪+脾胃+痰湿+气机共同作用的结果。病情严重者和长期饮酒有关。
情绪堵 → 气不顺 → 痰生 → 痰随气上冲 → 咽喉堵塞。所以治疗要从“理气解郁、化痰散结、健脾和胃”入手,戒酒和情绪放松是第一步,调脾胃、化痰湿、养肝气才是根本。我了解到的治疗的方剂有半夏厚朴汤,柴胡疏肝散,温胆汤,左金丸等等,比较书上固定的,而我们人是鲜活的,不会按照书籍生病,所以大家不要 直接抄方哦,请专业的经方医生辩证加减治疗才安全。


7、问:常年抽烟的人也多有痰,烟也是热性的么?
答:长期大量吸烟的人容易有痰,是因为烟热灼肺、伤津生痰。烟草属辛热之品,烟雾长期刺激肺脏,使肺气失宣、津液被灼,肺津被烤干后,就会凝成痰。中医说:“肺为贮痰之器”,所以一旦肺气不清、痰就堆积。刚开始多为白色黏痰,属“寒痰、湿痰”;吸烟时间久、肺热重时,痰会变黄或黄绿、稠厚难咳,说明热痰内蕴、肺火旺盛;若痰带灰黑色,则多为烟毒入络、肺阴受损的表现。
简单说;    白痰 → 痰湿偏寒;     黄痰 → 痰热内盛;     灰黑痰 → 烟毒太深、肺气已伤。想改善,必须戒烟、清肺、化痰润燥,可配合桑白皮、枇杷叶、川贝、百合等药食,慢慢恢复肺的宣降功能。


8、问:那么抽烟导致肺癌的说法,西医检查的癌肿可能只是一口黑色粘稠胶质的老痰而已了?
答:中医虽然认为“痰为百病之源”,许多肿瘤确实与“痰湿、瘀血、毒邪”长期郁结有关,但——抽烟导致肺癌,并不仅仅是‘老痰’问题。吸烟的烟雾中含有大量致癌物质(如苯并芘、亚硝胺、重金属等),这些物质会直接损伤肺组织的细胞DNA,导致细胞长期慢性炎症、变异、增生,最终形成癌变。西医检查到的“癌肿”不是一团痰,而是真实的异常细胞组织,有血供、有增生、有破坏性,不是痰栓那么简单。从中医角度理解——吸烟导致的肺癌,多属痰毒、热毒、瘀毒、气滞互结,“痰”确实是肿瘤形成的一个“物质基础”,但癌肿并非“痰团”,而是“痰毒化热、久郁成结”的实质性病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天使养生网

GMT+8, 2025-11-9 19:30 , Processed in 0.052529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