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养生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一芷

黄帝内经素问学习资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0-23 20:14:57 | 显示全部楼层
八十二 2025年10月19日星期日
回答问题和总结:
1.为何先富后贫会得“失精”?如何理解
2.如何判断过激情绪导致的身体不适?以及如何治疗补泻的逻辑?
(1和2统一作答)答:情志疾病其实损耗的也不仅仅是气血。也首先伤害的是五脏,大悲伤肺肺气虚,大喜伤心心动缓,大怒伤肝肝气郁,忧思伤脾少饮食,惊恐伤肾肾气衰
脱营的内涵当中,一种是气血内耗严重,一种是气血形成阻断
但凡情志疾病女人容易治疗,男人治疗难度变大。男人相对顽劣,一条路跑到黑,不容易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人生难免糟遇挫折,没有挫折哪来的进步呢?

3.具体如何操作天时,人事,脏象,脉色的诊疗?
答:天时就是按照天气的变化来穿衣饮食睡觉搞生活,冬天你穿短裤背心不是找病吗?
人事,首先是要搞好家庭关系,处理好社会关系,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脏象也就是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来了解患者的身体状态,从而辨证施治。比如便秘分成几种,第一气虚便秘伴随乏力,第二阴虚便秘伴随烦躁,第三实热便秘大便燥结难通,第四湿热便秘大便粘滞不爽
脉色也就是切脉和望诊,切脉分浮脉沉脉,长脉短脉,弱脉实脉,等等。望色主要望有神无神,五色入五脏。有神病轻,无神病重。白色入脉,红色入心,青色入肝,黄色入脾,黑色入肾
气色明亮病情轻微,气色悔暗病情危重
4.脉象有28种,无非就是度量人体阴阳气血的一种方法。左手脉主阴,所主三脏为心肝肾。右手脉主阳,所主三脏为肺脾命门(髓脑)
古中医指出人体腰部二阴夹一阳,二阴就是双肾,这一阳命门便是髓脑
左手脉大于右手脉则阳虚阴邪重,右手脉大于左手脉则阴血不足虚火重
右寸不足为肺气虚,右寸洪盛肺火重。左寸不足心气虚,左寸洪盛为心火重
@所有人 各位朋友,明日我们继续学习《黄帝内经.素问》第七十八篇  名徵四失论篇
明日主要内容有:
一、具体指出医生治病四失
1.经脉有十二,络脉有三百六十五,这是人们所明白知道的,也是医生所遵循应用的。治病所以不能收到十全的疗效,是由于精神不能专一,志意不够条理,不能将外在的脉证与内在病情综合一起的分析,所以时常发生疑惑和危殆
2.治病四失
1)原因一:诊病不知阴阳逆从的道理,这是治病失败的第一个原因
2)原因二:随师学习没有卒业,学术未精,乱用杂术,以错误为真理,变易其说,而自以为功,乱施砭石,给自己遗留下过错,这是治病失败的第二个原因
3)原因三:治病不能适宜于病人的贫穷贵贱生活特点,居处环境的好坏,形体的寒温,不能适合饮食之所宜,不区别个性的勇怯,不知道用比类异同的方法进行分析,这种作法,只能扰乱自己的思想,不足以自明,这是治病失败的第二个原因
4)原因四:诊病时不问病人开始发病情况,及是否曾有过忧患等精神上刺激,饮食是否失于节制,生活起居是否超越正常规律,或者是否曾伤于毒,如果诊病时不首先问清楚这些情况,便仓促去诊视寸口,怎能诊中病情,只能是乱言病名,使病为这种粗率医疗作风所困,这是治病失败的第四个原因
提问:
1.阴阳逆从的道理是什么?
2.诊病根据病人居住环境,饮食,个性进行分析的大致思路是什么?
3.如何将外在的诊脉与内在的病情综合在一起分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0-23 20:15:10 | 显示全部楼层
八十三 2025年10月20日星期一
回答问题:
1.阴阳逆从的道理是什么?
答:先讲讲阴阳逆从,我们先通过便秘讲讲,我们讲过了,便秘大概分成四种类型。气虚,血虚,实热,湿热四种。用药也好扎针也好都要辨证分型。同样是便秘,如果气虚便秘吃了承气汤,患者不但好不了病,而且身体状态越来越差。气虚加重。同样的,血虚便秘吃了承气汤,大便下来了,血虚状况依然会加重。反过来如果实热便秘湿热便秘如果用了归脾汤补中益气汤,病情依然会加重,这叫火上浇油。逆就是治反了,从就是顺势而为。治疗顺着正气的走势而为
2.诊病根据病人居住环境,饮食,个性进行分析的大致思路是什么?
答:居住环境,饮食,个性也是治疗的重要依据。比如低血糖的个性环境,治疗效果几乎没有,吃块糖就好了。然后再加以做康复治疗,以改善身体内环境。
比如高血压的康复治疗,饮食需要放到第一位,肝功能堪忧,非要去喝酒吃肉,那么这样的患者治疗没什么意义,因为治疗效果再好,永远也抵不住喝酒吃肉的负面影响
居住环境的问题对健康制约很大,比如燥热比如寒冷比如潮湿都极大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
3.如何将外在的诊脉与内在的病情综合在一起分析?
答:诊病需要四诊合参。我们举一个例子,早年间我12年义诊期间,遇上一位老年腹胀的患者。两个儿子带进我的中医聊天室。摸脉双手脉象洪盛,按诊腹胀如鼓,问诊已经七天不吃饭了偶尔喝口水。我直接告诉这老头,这种腹胀我治不了,另请高明。
这是岂今为止,我唯一面诊推出去的病案。小儿子把老父亲搀出去了,大儿子留下来问我啥情况。我回复,人不行了,预计一周内死亡。后来这孩子告诉我确实如我所言,后事办完了。
首先说一周没进食,脉象应为沉弱无力的脉象。而今脉象洪盛,脉证不符。形成孤阳无阴的死证。实热便秘自然承气汤伺候。这就是外在的脉象与内在的病情紧密综合在一起分析得来的结果

@所有人 各位朋友,明日我们继续学习《黄帝内经.素问》第七十九篇  阴阳类论篇
明日主要内容有:
一、阴阳雌雄的道理及三阴三阳的功能
1.阴阳雌雄的道理
三阳总领诸经,高尊如父;二阳捍卫诸经,抵御外邪,如卫;少阳出入于二阳之间,为阳之交会,如纪。三阴滋养诸经,如母;二阴属水,水能生物,如雌;一阴是阴尽阳生,能交通阴阳,如独使。
二阳一阴合病,是肝邪伤胃而阳明主病,二阳不胜一阴,则脉耎(ruan)而动,九窍之气皆沉滞而不通利。三阳一阴合病,太阳经脉邪胜,一阴不能制止,因则内乱五脏,外为惊骇。二阴二阳合病,则病在肺,少阴脉沉,火邪胜肺伤脾,则四肢皆病,二阴二阳皆交至,为上邪乘水,其病在肾,土胜则胃盛,故病骂詈(li)妄行,巅疾为狂。二阴一阳合病,为水邪乘火,病出于肾,阴气上行至心,胃土气衰不能制水,故脘下空窍皆如被堤坝阻滞而闭塞不通。四肢好像离开身体一样不为所用。一阴一阳合病,脉来动而中止,木病不能生火,则阴气至心,厥阴与少阳不能枢转阴阳,其病或在上,或在下,而无定处,食不知味,溲便不知,喉咽干燥,病在脾上。二阳胃腑,三阴肺脏及至阴脾土皆发病,则阴气不能入于阳分,阳气不能留止于阴分,阴阳互相隔绝,出现脉与证相反现象,如脉浮者当在外为血瘕,脉沉者病当在内为脓肿,若阴阳之气皆壮盛,则亢而为害,渐下而为大病,在男子为阳道生病,在女子为阴器生病。脉之阴阳,上合天之昭昭,下合地之冥冥,故欲决病的死生之期,必须参合一岁之中六气何气为首来推验之。
2.三阴三阳的功能
    三阳为经,独统阳分,二阳为维,维络于前,一阳行身之侧,前后出入于二阳之间,为游部,懂得这个道理,便可由此类推,而知五脏之终始。三阴为表,二阴为里,一阴为阴尽,阴尽则阳生,如月之朔晦,合于天地阴阳终始之理。
    三阳指太阳,太阳为经,太阳之脉至于手太阴寸口,弦浮而不沉,应根据常度进行决断,细心体察,并参合阴阳的理论以辨别其病之善恶。
所谓二阳是指阳明,阳明之脉至于手太阴寸口,弦而沉急,不能鼓指,是阴气胜阳的病脉,若见发热,属阳气衰败回光返照之象,主死。
所谓一阳,是指少阳,少阳之脉至于手太阴寸口,上连人迎,弦急而悬,其至不绝,这是少阳经的病脉,若见纯阴无阳的真脏脉,则主死。
所谓三阴,是指太阴,肺主气而朝会百脉。为六经之所主,其脉气交于寸口,沉伏鼓动而不浮,为阴盛阳衰,上焦空虚,致肺脾之志及心神皆不足。
所谓二阴指少阴,肾与膀胱为表里,肾又为胃关,少阴之脉至于太阴寸口,其气内归于膀胱,外连于脾胃
一阴是厥阴,厥阴之脉独至于手太阴寸口,是有阴无阳,经气内绝,其脉气虽浮而不鼓指,如钩而滑。
以上六种脉象,或阴脏而见阳脏,或阳脏而见阴脉,均见于寸口,故寸口脉可以交相合并,互通五脏,诊寸口也就能知五脏阴阳之合与不合,如出现这些脉象,凡先至寸口的为主,后至寸口的为客。
二、三阴三阳病的脉证及死期
    冬三月的病,如果病见阳证阳脉,到春天正月而脉象有死征的,则在春尽夏初阳盛阴衰之时死亡。冬三月的病,若死证悉见,于理已无生机,到草发芽和柳生叶之时死亡,若交春之后,脉阴阳皆绝,则死亡之期,当在正月。
春三月的病,名叫阳杀,若脉阴阳皆绝,则死亡之期在旧草尚干之时。
夏三月的病,若病在脾而有死征的,其死期不过十日,若阴脉见于阳,阳脉见于阴,则死期在冬初之时。
秋三月的病,若两手太阳膀胱之脉俱起,可不治自愈。若阴阳交错合而为病,便立则不能坐,坐则不能起。若三阳之脉独至,则死期在冰冻如是之时。若二阴之脉独至,则死期在正月雨水之时。
提问:
1.如何理解阴阳雌雄的道理?
2.二阳一阴合病,二阳不胜一阴,三阳一阴,二阴二阳合病,二阴一阳合病,一阴一阳合病。二阳胃腑,三阴肺脏及至阴脾土皆发病分别是什么情况?如何理解?
3.冬三月的病,何谓病见阳证阳脉?
4.春三月的病为何叫阳杀,是指在春天三个月得的病吗?
5.何谓阳脉见于阴,阴脉见于阳?
6.秋三月的病,若两手太阳膀胱之脉俱起,可不治自愈。若阴阳交错合而为病,便立则不能坐,坐则不能起。若三阳之脉独至,则死期在冰冻如是之时。若二阴之脉独至,则死期在正月雨水之时。如何理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0-23 20: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八十四 2025年10月21日星期二
回答问题:
1.三阴和三阳代指什么?
答:这里三阳指太阳经,二阳指阳明经,一阳指少阳经
这里三阴指太阴经,二阴指少阴经,一阴指厥阴经
三阳(太阳经)源于大脑,髓脑本身为厥阴之脏,厥阴的尽头便升太阳;二阳(阳明经)指胃和大肠,一阳(少阳经)指三焦和胆
三阴(太阴经)指肺和脾;二阴(少阴经)指心和肾;一阴(厥阴)指肝与髓脑。所有的经络和脏腑都可以看成大脑这个总公司的子公司
2.如何理解阴阳雌雄的道理?
答:阳代表着一身的能量和动力,好像父亲,就是雄;阴代表着一身的阴血和精液,好像母亲,就是雌。整个人体就是阴阳雄雌同体
3.二阳一阴合病,二阳不胜一阴,三阳一阴,二阴二阳合病,二阴一阳合病,一阴一阳合病。二阳胃腑,三阴肺脏及至阴脾土皆发病分别是什么情况?如何理解?
答:二阳一阴合病肝胃不合;三阳一阴合病,肝脑同病(危重症);二阴二阳合病,心肾胃大肠问题;二阴一阳合病主要是心胆问题;一阴一阳合病主要是肝胆同病。二阳三阴同病主要是肺与大肠,脾胃同病。
举例:肺癌患者大便难通,就是肺与大肠同病

4.冬三月的病,何谓病见阳证阳脉?
答:冬三月的疾病,多起因于阴寒致病,如果脉见浮数之脉就属于阴寒之病见到了阳光。
5.春三月的病为何叫阳杀,是指在春天三个月得的病吗?
答:春三月生病,这个时期人体阳气升发过程之中,阳气升于厥阴风木,如果这时生病便是对刚刚升发的阳气的一种打压,所以春三月的疾病也叫阳杀
6.何谓阳脉见于阴,阴脉见于阳?
答:阳脉见到阴病,阴脉见到阳病。脉症不符。阳脉见阴病,虚阳外越;阴脉见到阳病,则疾病阳虚
7.秋三月的病,若两手太阳膀胱之脉俱起,可不治自愈。若阴阳交错合而为病,便立则不能坐,坐则不能起。若三阳之脉独至,则死期在冰冻如是之时。若二阴之脉独至,则死期在正月雨水之时。如何理解?
答:秋三月生病,天气肃杀,阳退阴生。此时生病遇上体内三阳气足,则病自愈
二阴之脉,心阴脉真脏脉出,这时金反克于火,同时金能生水。人的死期将至,一般死于正月雨水之时,比如肺癌秋季发病
三阳之脉独至,孤阳无阴,死至冬至之时。比如我讲到的那个三十一岁小伙子的芤脉,孤阳无阴死于冰冻时期
@所有人 各位朋友,明日我们继续学习《黄帝内经.素问》第八十篇  方盛衰论篇
明日主要内容有:
一、指出阴阳气多气少皆可发为厥
1.阴阳之气多少盛衰,气逆而不和,都能成为厥
阳气自左而升,故其气从左,阴气自右而降,故其气从右,老年人之气先衰于下,故其气从上而下,少壮人之气先盛于下,故其气从下而上,所以春夏之病,见阳证阳脉者生,见阴证阴脉者死,反之,秋冬之病,见阴证阴脉者生,因此不论阴阳之气多少盛衰,若其气逆而不和,都能成为厥
2.气有余也能成为厥
阳气逆于上而不下于足,则足胫寒冷至膝,少壮人患此病,到秋冬则死,老年人患此病,在秋冬可生。若阳气上而不下,则见头痛一类的巅顶疾患,这类厥证,谓其属阳,则本非阳盛,谓其属阴,则又非阴盛,故求阳不可得,求阴无所知,而是由于五脏之气隔绝,无显著征象可察,如似身于旷野一样,而无所闻,若伏居于空室一样无所见,其生命绵绵一息,似乎不能终日。
3.少气所致的厥,使人梦多诞妄,其厥盛极,则令人迷乱昏昧。三阳之脉悬绝,三阴之脉微细,便是少气之候。
二、五脏气虚所产生的梦境
1.肺气虚
肺气虚则使人梦见白色物品,及见杀人而流血狼藉,若得金旺之时,则梦见战争。
2.肾气虚
肾气虚则使人梦见舟船溺人,若得水旺之时,则梦潜伏水中,似有畏恐之事
3.肝气虚
肝气虚则使人梦见菌香草木,若得木旺之时,则梦伏于树下而不敢起
4.心气虚
心气虚则梦见救火及雷电,若得火旺之时,则梦见大火燃烧
5.脾气虚
脾气虚则使人梦见饮食不足,若得土旺之时,则梦筑墙盖屋。
这都是五脏之气虚,阳气有余,阴气不足所致,应参合五脏的见证,调和其阴阳,这些内容已经在《经脉》中论述
三、从诊有十度,谈全面诊断的重要性
1.诊法有十度,就是揣度人的脉度,脏度,肉度,筋度,俞度。凡此十度,人身阴阳之理尽概括在内,故人之疾病,亦无不具见于此。
2.脉的搏动本无常体,若脉阴阳散乱而偏颇,或脉象不明显,故诊察时不能拘于一法。诊病时还必须弄清病人的身份,是平民还是君卿。若对老师所传授的知识不能全面接受,医术便不会高明,诊病不能辨别逆从,这是妄行,必然持雌失雄,弃阴附阳,不知参合全面情况,进行分析,所以诊断也不会明确,这样医术,如传于后世,其谬误必然会在实践中暴露。
3.若至阴虚,则天气因地气不升绝而不降;至阳盛,则地气因天气不降而不足,能使阴阳二气交会相济而无偏胜,这惟有“至人”才能做到。阴阳二气交会相济,常是阳气先至,阴气后至。所以“圣人”掌握诊病之道,都是察阴阳先后以测其精要,《奇恒之事》六十首,将诊察所得的微细资料综合分析,以求阴阳盛衰之变,明确五脏之病情,其中之论,是取虚实的纲要,决定五度之事,必须知道这些道理,才能诊病。所以诊病时若切其阴而不了解阳,这种诊法,必不能行于世;若只知其阳而不知其阴,这是学术不精湛;若知左不知右,知右不知左,知上知下,知先不知后,则其医道不会长久寸在下去。必须是能知丑又知善,知病而又不知病,知高又知下,知坐又知起,知行又知止,使用起来才能非常条理,诊病之道,才算完备,这样的医道,可传万世而不致差错。
4.病的初期,见到其邪气有余,便应知其正气不足,能揆度病情的高下,则脉可因之而穷究其理。形弱气虚的,为中外俱败,主死;形气有余,脉气不足的,为脏气已坏,主死;脉气有余,形气不足的,为脏气未衰,主生。所以医家诊病有大法,应当起坐有常态,行动有品德,运用精神,保持必清必静,对病人上下观察,候八节八风之正邪,辨别五脏中邪的部位,按其脉之动静,循摩其尺肤之滑涩寒温,察其大小便的变化,参合病之形状,便可得知病是逆是从,并又可得知病名,这样诊病可以十全,也不失人情,所以诊病或视其呼吸,或察其神情,均能不失条理,由于技术高明,诊察明确,故其医道可以保持长久,若不知此道,则必然失乎经旨,违背常理,乱作诊断,妄决死生之期,这叫做失道。

提问:
1.阴阳之气多少盛衰,气逆而不和,都能成为厥,这里的厥是什么症状?少气和气有余导致的厥,分别是什么不同的表现?
2.五脏气虚导致的梦境和对应的五行旺时的梦境有啥区别?如何理解
3.诊法有十度,就是揣度人的脉度,脏度,肉度,筋度,俞度,这里只有5个度,何谓十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0-23 20:15:36 | 显示全部楼层
八十五 2025年10月22日星期三
回答问题和总结:
1.阴阳之气多少盛衰,气逆而不和,都能成为厥,这里的厥是什么症状?少气和气有余导致的厥,分别是什么不同的表现?
答:足冷过膝,手冷过肘叫做厥,也叫厥逆
厥分作两大类型:     
一是阳气亏虚,从肾论治四逆汤主之。
二是阳气抑郁不能通达四肢从肝胆论治四逆散主之。
2.五脏气虚导致的梦境和对应的五行旺时的梦境有啥区别?如何理解
答:五脏气虚,梦境比较较平和低调。五脏气盛,梦境比较激烈浮躁
3.诊法有十度,就是揣度人的脉度,脏度,肉度,筋度,俞度,这里只有5个度,何谓十度?
答:诊法十度,除了脉,脏,肉,筋,俞还有皮,骨,腑,髓,脑等讲十度可能还要多,比如五官,生殖系统等
需要讲明白的还有一个大的原则,就是升在太阳,降在阳明,和在少阳,藏在五脏,摄取在太阴,代谢在少阴,气化在厥阴。
这些原则性的问题可能跟内经当中左升右降的理念有所冲突。中医发展到现在,要以我总结的为主
内经的最大不足就是把髓脑中枢列为与胆骨子宫等器官一样的奇恒之腑,不看成是人体中枢,希望大家能够领悟,古代认为心为君主之官,人体阳气的发源地是非常错误的。厥阴病也要辨证治疗。有是证用是药。比如那个“行将入木"的小伙子癫痫病把脉浮数脉我用的就是太阳经用药桂枝加葛根汤治好的
4.白天清鼻涕不断,晚上鼻干鼻痒,这咋弄?
答:手指脚趾掐按生姜100g,艾叶100g,熬水泡脚。
5.督脉从会阴出发向后穿过肛门到达脊柱尖端一路上行从脑户穴入脑出百会穴前行至人中与任脉交汇,任脉出会阴前行过前阴上行过关元肚脐膻中继续上行到达人中与督脉交汇。捶打操可以打通任督二脉,促进全身阳气疏通,加快全身新陈代谢。推打操主要功能之一就是疏通大小便。
从内经学习可以得知人体的厥阴经也就是阴经的尽头又叫一阴,阴尽则阳生。充分说明人体的阳气是从厥阴气化而来。老倪没读懂这一层面,他讲人体的阳气从心脏和小肠而来
6.气温下降坚持做做手指脚趾掐按,小腹冷或痛抓紧贴好妇科帖,男人少腹冷痛照样可以贴妇科贴

@所有人 各位朋友,明日我们继续学习《黄帝内经.素问》第八十一篇  解精微论篇
明日主要内容有:
一、泪涕与心神和肾志的关系。
心脏是人体五脏六腑之大主。五脏的精气均由心来统辖,目是心之外窍,光华色泽是心的外荣,所以当人有所得的时候,则喜悦现于目,在失意的时候,则忧容见于色。所以人在悲哀之时便泪下,泪是水液所生。水之本源于体内积聚的水液,积聚的水液属至阴,至阴即肾之精。来源于肾精之水液,所以不能溢出,是由于有肾精来主持辅裹,故不得妄行。水之精气是志,火之精气是神,若水火相感,神志俱悲,则目中泪出。所以谚语说:心悲叫做志悲。肾和心之精均上聚于目。所以当神志俱悲之时,则神气传于心,精气上而不下行于肾,肾志独悲,便失去了主持水液的能力,故泪出。
流泪和流涕皆出于脑,脑属阴,髓主充实于骨空而藏于脑,鼻窍通于脑,故脑之水液渗出为涕。肾志为骨之主,所以泪出而涕亦随之而出,是因为属于同类的关系。鼻涕和眼泪好像人之兄弟一样,危则同死,生则同存,故当肾志先悲时,便鼻涕与眼泪俱出而横流。其所以人的鼻涕和眼泪齐出相从,是因为它们同属水液一类的缘故。
二、厥则阴阳偏聚于上下,致目盲、足寒及冲风泣下不止的病理变化。
哭泣而不流泪的,是因为他的哭并不悲伤。不流泪,是由于其神不悲。心神不慈则肾志亦不悲,心神与肾志相持,而不能相互交感,眼泪怎么能流出来呢?志悲则凄惨之意上冲于脑,上冲于脑则志去目,志去目则神不守精,精和神都离开目,则涕与泪不能禁止而流出。
你不曾读过和想过经书上所说的话吗?气厥则目无所见。当人气厥的时候,则阳气偏聚于上,阴气偏聚于下。阳气偏聚于上,则有阳无阴而火热亢于上;阴气偏聚于下,则独阴无阳而足寒冷,足寒冷则生胀满。
由于一水不能胜五火,故目不能视物。所以迎风而流泪不止的,是因为风邪中于目,阳气内守于精,风与热相交,故迎风则泪出。有这样的比喻,火热之气炽盛,则风生而有雨,与此情况相类。

提问:
1.文中说人在悲哀时,泪会流下来,可是有时候困了,开心等情绪也会流泪,是什么原理?
答:涕泪横流。其实道理很简单,悲伤肺,而肺主宣发和肃降。肺伤了人体情志失控则涕泪横流。
2.人的鼻涕和眼泪齐出相从,是因为它们同属水液一类的缘故。可是感冒的时候可能只流鼻涕,或者呛鼻子的时候就会流眼泪或者鼻涕。这些是如何理解?
答:厥,则是比较严重的问题。手冷过肘足冷过膝只是一组不适状态,还有一种就是目盲,轻者看不清重者看不见;耳聋,轻者听不清重者听不见;鼻子闻不到香臭,舌头品不出五味,口腔感觉不到冷热等等,都属于厥。这些问题有的属于人体气阴衰竭,有的则属于体内阳气阻滞。阳气阻滞疏通开就好了,而气阴衰竭就没有那么容易康复了。
    年轻人迎风流泪主要是风邪伤目容易治疗,而老年人迎风流泪则属于肝脑功能严重下降了。肝主目而不是心主目,这里不能搞错了
3.如何理解厥导致的目盲、足寒及冲风泣下不止的病理变化?
答:泪不归心管也不归肾管,而是归肝脑管,手指尖端掐按有效,肺对眼泪有一定的管理功能。
4.右边眼睛跳了2周了
答:头颈部原始点按摩脚趾掐按
5.眼睛跳是不是有风?
答:有风邪
6.特别爱抓背,能睡着的那种
答:有风邪
7.掐左脚二三指奇痒无比
答:反复掐,这是个康复过程,身体内的风邪外散,痒说明风邪外散
8.白萝卜吃法
答:拉肚子,大便偏稀,畏寒怕冷,不要吃萝卜。
大便燥结,口渴,尿黄,可以吃白萝卜。白萝卜是泻热,是通大便就好了,白萝卜,人参,党参各行其道,该补的补,该泻的泻,补泻可以同时进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天使养生网

GMT+8, 2025-11-4 18:38 , Processed in 0.054020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