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宫颈息肉到底是什么?中医怎么看?
答:宫颈息肉其实就是宫颈口上长出来的一点小肉疙瘩。中医认为,这是身体里的“湿”“热”“瘀”“痰”这些不通畅的东西堵在宫颈口,时间久了就堆成了小赘生物。宫颈在中医里属于“任脉”“冲脉”的地带,是子宫的门户,一旦气血运行不顺,就容易出问题。
问:那为啥会长这个东西?
答:最常见的几种原因:
1、湿热太重:老是吃辛辣油腻的、甜的、炸的,或者身体爱出汗又不注意干爽,湿气、热气往下跑,就会熏到宫颈。
2、气血不通:心情老郁闷,肝气不舒畅,气滞久了血就不流畅,久而久之就淤住,长出东西。
3、脾虚生痰:吃得多、动得少、脾胃运化不好,就会生湿生痰,痰湿往下沉,也容易在宫颈聚成息肉。
问:平时有什么表现?
答:有的女人没感觉,但常见的情况是:带下(白带)多、颜色发黄或带血、甚至有点臭味,有时候同房后出血,小腹坠胀、腰酸。湿热重的人带下黄稠、味重;气滞瘀血的人带下里有血丝,经期还不顺;脾虚的人带下反而清稀多,还容易累。
问:中医会怎么分型?
答:大致分四种:
① 湿热下注型:白带黄稠、味重,外阴又痒又黏。
② 气滞血瘀型:经血不畅,小腹胀痛,脸色发暗。
③ 脾虚痰湿型:白带清稀、量多,人没精神。
④ 肝肾亏虚型:病久不愈,带下淡、量多,腰酸腿软。
问:中医怎么治?
答:中医讲究“对症调理”,不是一味去掉息肉,而是把身体里的根源调好。湿热型要清热去湿、气滞瘀血型要活血化瘀、脾虚痰湿型要健脾化痰、肾虚型要补肾养血。一般一个患者可能各种问题兼而有之,更需要辩证的内服汤药调身体,外面还可以用中药外洗或者坐浴,自我按摩大腿内侧的肝经,妇科捶打、掐按手足。(具体操作可群内咨询交流或者私信沟通)
问:是不是湿热体质的人才会得?
答:大部分是,但也不全是。湿热的人最容易,比如口苦、尿黄、脸爱出油的人。但也有人是情绪郁闷、气血瘀着的,或者脾胃弱、容易疲倦生湿的,还有一点,现代人习惯熬夜晚睡,长期熬夜的人群导致脾胃弱血气亏,继而女性的月经妇科问题发病率更高,男性熬夜常见疾病后续再聊。
问:为什么有人治好了又复发?
答:因为只“割掉”了息肉,却没调好身体。身体里湿热、瘀血还在,气血运行没顺畅,就可能再长。所以中医强调“治本”,要把气血调好、脾胃养好、情绪放松,息肉才不容易复发。
问:平时生活上该注意啥?
答:少吃辛辣、油炸、烧烤、甜食,饮食清淡点;保持心情平和,不要老生闷气;注意私处清洁,月经期别同房; 多运动、少久坐,尤其别坐在潮湿地面;少熬夜,提高睡眠质量,坚持按摩疏通肝经。
问:肝气郁结真的会让宫颈长息肉吗?
答:是的。肝管情绪,情绪一郁,气就堵,气堵血就不走,久了就成瘀。瘀和湿热黏在一起,就容易在宫颈长出小肉疙瘩。所以女人情绪通畅是最好的“中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