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养生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0|回复: 0

孩子手心总是热、出汗,是怎么回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孩子手心总是热、出汗,是怎么回事?

问:牵着孩子的手,感觉温度比自己的要高,明显手心热,且一到晚上明显手心热热潮潮的在出汗,是不是上火或发烧?
答:不一定。孩子手心发热,并不总是发烧。中医认为,发烧是“外邪入里、阳气外越”,而手心热多是“体内阴阳失衡”的一种信号。手心对应心经与心包经,是“火气”最容易聚集的地方。孩子阳气足、阴液少,火多水少,就容易出现手心热。


问:孩子为什么容易出现手心热?
答:孩子的身体天生阳气旺盛、阴液不足。“小儿稚阳未充、稚阴未长”,意思是孩子发育旺盛,代谢快,但“阴”还不够,容易出现轻微的虚热现象。再加上现在的孩子普遍营养过度、饮食偏甜、偏油、睡得晚、活动多,这些都会助长体内的热气,导致“手心热”现象明显。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孕妈妈体质阴虚遗传,或者是孕期熬夜多,宝贝出生后反复用美林发汗,不当的喂养伤害了脾胃功能,长此以往是导致孩子体质阴虚,抵抗力弱的原因。


问:中医怎么看待“手心热、手心出汗”?
答:中医会根据不同的体质和表现,把它分成几种常见类型。每一种“热”或“汗”,都反映了不同的内在失衡。

类型一:阴虚内热型
  • 手心、脚心、心口热;
  • 晚上睡觉爱出汗(尤其是头部和颈部);
  • 口干、喜欢喝水;
  • 睡不安稳、容易烦躁。

这是“阴液不足、虚火内生”。就像炉子里的水太少、火太旺,热气就从手心、脚心冒出来。这类孩子的“热”,是虚出来的,不是真上火。(舌体相对瘦小、舌质红少苔或者剥苔

类型二:心火偏旺型
  • 手心烫;
  • 爱急躁、容易哭、睡觉不安、说梦话;
  • 有时口舌生疮、尿黄。

手心属心经、心包经。心火一旺,热就从手心透出来。孩子如果情绪紧张、学习压力大、睡不好,都容易心火偏旺。舌苔上典型的表现是:舌尖红,且伴随舌尖芒刺多(俗称草莓点)

类型三:脾胃积热型
  • 手心热、面颊红、口臭;
  • 舌苔厚、容易便秘;
  • 吃得多、不怕热。

胃为水谷之海”,吃得太油腻、太甜,肉食等过量摄入,脾胃无力完全消化,食积在里,就会化热,热气顺着脾胃系统往外散。热气最容易到四肢,手心自然就热。(孩子多伴随口臭,下眼泡颜色深,舌体中间脾胃区苔厚苔腻且偏干燥)

类型四:气虚型(脾阳虚)手心出汗型。这是很多家长最容易忽略的一种。

  • 手心总是湿湿的,甚至发凉、尤其冬天手冰冷;
  • 一紧张、一吃饭、一跑跳就出汗多,集中头部出汗、头发像水洗一样;
  • 面色发白,容易疲倦、总是不喜欢运动;
  • 胃口小,吃一点就饱、或者吃的很少、也感觉不好消化;
  • 容易怕冷、四肢不温、风吹草动就感冒咳嗽、多以咳嗽为主、不容易发高烧。


这是“脾阳虚、气虚不固”的表现。脾主运化,是“气血生化之源”;脾又主四肢,所以当脾气虚时,四肢——特别是手脚——最容易出问题。当脾阳不足、气虚无力时,体内的水湿不能很好地转运,就会通过皮肤毛孔泄出——尤其是手心。这种汗是冷汗,摸起来潮而不热。气虚的孩子,汗不是因为热多,而是因为“气不固津”。好比门窗关不紧,水汽不断往外冒。(这类儿童阳气不足、神疲乏力、舌淡苔白、容易感冒)


结语
孩子的手心,是身体发出的“小信号”。热、汗、凉,每一种都在讲述身体的故事。了解它、观察它,就是在了解孩子的内在平衡。中医儿科讲“察色按脉、观手足”,一双小手,常常藏着最早的健康密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天使养生网

GMT+8, 2025-10-22 03:04 , Processed in 0.061989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